氮化熱處理是指一種在一定溫度下一定介質(zhì)中使氮原子滲入工件表層的化學熱處理工藝。經(jīng)氮化處理的制品具有優(yōu)異的耐磨性、耐疲勞性、耐蝕性及耐高溫的特性。
?
那么,對于氮化熱處理有哪些技術(shù)流程呢?
滲氮前的零件表面清洗
大部分零件,可以使用氣體去油法去油后立刻滲氮,部分零件也需要用汽油清洗比較好,但在滲氮前之最后加工方法若采用拋光、研磨、磨光等,即可能產(chǎn)生阻礙滲氮的表面層,致使?jié)B氮后,氮化層不均勻或發(fā)生彎曲等缺陷。
此時宜采用下列二種方法之一去除表面層,一種方法在滲氮前首先以氣體去油。然后使用氧化鋁粉將表面作噴砂處理(abrasive cleaning) 。二種方法即將表面加以磷酸皮膜處理(phosphate coating)。
滲氮爐的排除空氣
將被處理零件置于滲氮爐中,并將爐蓋密封后即可加熱,但加熱至150℃以前須作爐內(nèi)排除空氣工作。
排除爐內(nèi)的主要功用是防止氨氣分解時與空氣接觸而發(fā)生爆炸性氣體,及防止被處理物及支架的表面氧化。其所使用的氣體即有氨氣及氮氣二種。
排除爐內(nèi)空氣的要領如下:
①被處理零件裝妥后將爐蓋封好,開始通無水氨氣,其流量盡量可能多。
②將加熱爐之自動溫度控制設定在150℃并開始加熱(注意爐溫不能高于150℃)。
③爐中之空氣排除至10%以下,或排出之氣體含90%以上之NH3時,再將爐溫升高至滲氮溫度。
氨的分解率
滲氮是鋪及其他合金元素與初生態(tài)的氮接觸而進行,但初生態(tài)氮的產(chǎn)生,即因氨氣與加熱中的鋼料接觸時鋼料本身成為觸媒而促進氨之分解。
雖然在各種分解率的氨氣下,皆可滲氮,但一般皆采用15~30%的分解率,并按滲氮所需厚度至少保持4~10小時,處理溫度即保持在520℃左右。
冷卻
大部份的工業(yè)用滲氮爐皆具有熱交換機,以期在滲氮工作完成后加以急速冷卻加熱爐及被處理零件。即滲氮完成后,將加熱電源關(guān)閉,使爐溫降低約50℃,然后將氨的流量增加一倍后開始啟開熱交換機。
此時須注意觀察接在排氣管上玻璃瓶中,是否有氣泡溢出,以確認爐內(nèi)之正壓。等候?qū)霠t中的氨氣安定后,即可減少氨的流量至保持爐中正壓為止。當爐溫下降至150℃以下時,即使用前面所述之排除爐內(nèi)氣體法,導入空氣或氮氣后方可啟開爐蓋。